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明好皇帝在线阅读 - 第十七章 屠龙勇者

第十七章 屠龙勇者

    刘文泰是个奇人!

    他在明史上默默无闻,不如海瑞、戚继光、王阳明那样惊才艳艳,为后世人所熟知。

    但是这些名人所做的事迹,却远没有刘文泰那么传奇。

    刘文泰所作所为,奇就奇在他做为皇室的专职医生,先后因医疗事故诊死了两个皇帝,一个是朱厚照的爷爷明宪宗朱见深,一个是朱厚照的老爸明孝宗朱祐樘。

    明宪宗之死非常奇怪,他是突然拉稀持续数天,为此还罢朝了好几天,群臣都以为是小病并没有在意,但明宪宗就因为这个拉肚子的小疾,突然就驾崩了。

    最后查明是刘文泰用错了药方,害死了皇帝。

    明孝宗是个宽厚仁慈的皇帝,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总之没有治刘文泰的罪,还让他继续当太医。

    然后明孝宗也因为小感冒,死在了刘文泰手里。

    连续两任皇帝爆崩,死在其手,真该给他颁一枚“屠龙勇士”金质勋章!

    如果朱厚照现在不处理这个刘文泰,说不定十几年后自己也会死在刘文泰手里,实现其旷古烁今的三连杀。

    刘文泰是庸医吗?并不是!他在弘治时期,作为主编奉旨编纂了《本草品汇精要》医书,这是一本药草类的综合性图谱,相当于药草词典,对中医学的贡献很大。

    从这里可以看出,刘文泰是一个研究型的医学家,而非临床医生!

    明代的太医都是代代相传的,再加上官官相护,老子是太医,多半儿子也能当上太医。刘文泰也是这样,从小接受严格的中医教育,医学理论非常扎实,早早地接过了老子的衣钵,加入了太医院。

    问题就在这里,从小生长在医药世家,稍微有了成绩就被任命为宫廷御医,给皇宫里的贵人们看病,刘文泰严重缺乏临床经验。

    实际上太医院的御医们基本都是这种情况,理论功底扎实,实际临床经验不足,造成了医疗事故频发。

    刘文泰只是太医院医疗问题频发的一个爆发点而已。

    这种情况一直到嘉靖皇帝继位才有所好转,说到底朱见深也是嘉靖的亲爷爷,朱祐樘是亲伯伯,朱厚照是他的堂哥,爷孙三代都是暴病而亡,而且都是太医院处置不力,诊断错误。

    嘉靖皇帝当然不会无动于衷!

    于是他血洗太医院,把里头的人全都杀光了,从民间甄选医术高超者充实太医院,自此太医院的医疗事故才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嘉靖活到了六十岁才挂掉。

    想到这里,朱厚照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自己的私人医疗团队全是一群二把刀,说不定哪天病了,一个小病都能被这群傻子给治死,还不如苦捱着,这样生存率要高一些。

    “萧敬你过来!”朱厚照招招手,然后压低声音道:“你替朕召集几十名东厂的酷刑审问高手,心理一定要变态,可以躺在残肢断臂堆里睡觉,杀人不眨眼的那种!”

    “皇上可是想审讯太医院刘文泰等人!”萧敬误以为朱厚照要用酷刑严审太医院诸人。

    “跟这事儿没关系!”朱厚照摇摇头,然后继续说道:“你把人备在那儿,今晚上送到乾清宫去,朕另有安排。”

    如果不是马文升弹劾刘文泰这些人,朱厚照还真想不到这事上来,那就是为大明培养外科医生。

    朱厚照不是医生,他也不懂任何外科手术的知识,但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外科手术也就那么回事!

    无非就是把人大卸八块,对活人或者死人的血管、肌肉、内脏、骨骼进行细致的研究,只要摸清了人体结构,再经过无数的临床试验,用十几年时间总能搞出点东西来。

    朱厚照不求他们做开颅换心这种高难度的手术,只要能做到止血清创,截肢剖腹产不感染死人,就算成功了。

    至于专业的手术器械,无菌手术室,血型分析,消毒药水,青霉素的培养,这些东西朱厚照脑子里都有印象,但是却很模糊,一时半会儿的也想不起来。

    不过他现在也不急着弄出来,这事儿必须循序渐进,等条件满足了再一一解决也不迟。

    朱厚照之所以让萧敬准备几十个东厂刑讯高手,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训练他们拆人!

    这事儿太恐怖了,一般人接受不来,而且把人大卸八块对身体发肤不容毁伤的文官们来说简直是惊世骇俗的罪恶,介时作为主谋的朱厚照会被形容成桀纣一般嗜血的暴君。

    所以朱厚照只能启动东厂那群变态来秘密的做这个事。他们本身就是东厂特务,保密工作没问题。他们常年执行刑讯工,杀过的人不少,对人体构造多少也了解一些,朱厚照要他们拆人做实验不会有太大的抗拒心理。

    至于去西方引进外科手术就不用想了,西方的外科手术在十七世纪才发展起来,现在欧洲的医学技术远远落后于中国,他们的外科医生都处在放血疗法,脚痛跺脚,手痛剁手,哪里痛就切哪里的阶段,比巫医还恐怖。

    朱厚照不指望在他活着的时候能在全国普及外科医术,但是备不住自己哪一天受了外伤,在中医救不了自己的时候,外科医术能给他一条活路。

    “马尚书,你要弹劾太医院,可有证据?”要办案当然要有证据才行,朱厚照如此问道。

    马文升掏出一封奏折,面色冷静道:“先帝虽然身体一直有恙,却也不至于突然驾崩。督察院察觉此事不对,在五月十三号将当时伺候先帝的太监张瑜,右通政施钦,太医院院判刘文泰,御医高庭和,御医徐昊等抓捕入狱。

    经过审问和检查当日的诊治用药记录之后,督察院发现先帝病重之时,身为御医的刘文泰、高挺和两人并没有在乾清宫待命。他们在收到先帝病情危急的消息后,也没有立即前往先帝寝宫进行诊视,而是仅凭着猜测就直接命医士徐昊熬药送去乾清宫。当时伺候的太监张瑜也没有阻止,直接将汤药给先帝服下。

    督察院通过分析收集的药渣,发现先帝服下的药剂,恰恰就是病情恶化的元凶!”

    马文升侃侃而谈,大殿里气氛紧张到了极点,等到他说完之后,王岳就上前将写着案情详细内容的奏折拿给了朱厚照。

    朱厚照拿着奏折,看了一遍里面的内容,基本就能分析出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在五月七号当天,弘治皇帝病情突然恶化,太监张瑜急忙招呼小太监去请太医刘文泰过来看病。

    谁知道刘文泰不知道什么原因拖着没来,他仅仅通过小太监对弘治皇帝病症的描述,就做出了自己的判断,让手下熬好药送去给皇帝喝。而伺候在龙榻旁边的张瑜也是忙中出错,看到药来了没多做考虑,就直接伺候皇帝喝了下去。

    至于那个右通政使施钦,本来和这事儿没关系,但是他当时正在乾清宫给病重的皇帝汇报工作,也没有出言阻止,然后就被牵连了。

    皇帝被药死了!所有人都难逃一死。

    作为旁观者,朱厚照知道一剂药不可能治死人,刘文泰常年在太医院,在宫中的自保之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可能给皇帝下虎狼之药。

    只能说刘文泰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弘治皇帝沉疴难愈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他的这一剂不对症的药方,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案情很明朗,朱厚照直接把涉案人员全部判死刑就好了。

    但是朱厚照真的能这么判决吗?

    现在文官集团内部派系斗争这么残酷,弘治皇帝一手搭建的领导班子,随时有崩溃的危险。中枢的权力平衡一旦被打破,谁也不知道大明的朝局会走向什么方向。

    太医院这次医疗事故非常的严重,如果刘健借此将斗争扩大化,拔起萝卜带出泥,牵连之下,恐怕就不是死一两个太医那么简单了,这种弑君大案一旦确定了基调,说不定今天大殿里的一半人都得死。

    洪武四大案,哪一个不是杀得血流成河?一个蓝玉案就株连杀了一万五千人。

    朱厚照自问登基不足数十日,根基薄弱,这个时候搞大案不利于他稳固权利。

    贸然打破朝局平衡,虽然他也可以借此捞点好处,在内阁六部安插自己的亲信,但是弘治老爹辛苦建立的这套领导班子势必也会被打的稀烂,到时候自己大量的精力都会牵扯到这个上面,无心做别的事情。

    朱厚照连整肃盐业这样捞钱的机会都能放弃,更不可能让政治斗争耽误自己的时间,大家杀来杀去落得一地鸡毛,最后一点实际的事情都没做。

    朱厚照想要在自己任期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提高生产力,改变大明朝老百姓贫困的状况。

    如果要达成目标,一个稳定的朝堂是前提条件,内部斗争只会耽误事情,所以他绝不允许任何利益集团在他眼前发动政治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