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三七开
书迷正在阅读:飞仙造化录、都市至尊兵王、源罪道、诸天玩家在线、我比天高、捡到一本三国志、斗罗之我的攻击能爆属性、亡国当天公主搬空全京城沈婳姜砚池的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我的悠闲地下城、穿书八零成了五个大佬的后妈
东北平原的土地全部开发出来,按照后世的数据,朱厚照可以得到至少4亿亩的耕地,如果把内蒙外蒙也算进来,还可以得到10亿亩左右放牧牛羊的草场。 别小看了这10亿亩的草场,如果能纳入朱厚照的统治之下,大量的牛羊肉进入市场,可以极大地丰富大明百姓的餐桌。 大量廉价而健壮的蒙古马进入大明,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大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此外,羊毛产业也是一个大生意,这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当然,比起开发东北平原,夺取蒙古10亿亩的草场需要大费周章,毕竟草原上还有鞑靼蒙古和瓦剌蒙古两个很大的势力,只有收服了他们,才能将大草原的经济利益最大化。 东北平原的4亿亩耕地,这是多大一块蛋糕…… 大明朝文官集团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大明士绅地主集团。 这个集团对土地的爱好是无止境的,金银都只是身外之物,只有土地才是代代相传的家族宝藏! 如果要让这个地主集团听从指挥,加入到开发东北平原的大事业上来,那么朱厚照就必须拿出足够大的利益才行。 朱厚照很大方,他决定拿两亿亩地送给文官集团,作为开发东北平原的谢礼。 如此厚重的利益,不管是谢迁还是李东阳都没办法提出反对意见,文官集团必将匍匐在朱厚照的脚下,成为皇帝最忠实的拥趸,比亲儿子还乖。 剩下的两亿亩地,当然归朱厚照了。 朱厚照计划将1亿亩地拿出来,用于封赏保皇党这些忠实的手下们。 还别说,保皇党现在的力量太弱小了,一亿亩地根本分不完。 剩下的1亿亩地,那当然是朱厚照的了。 作为开发东北平原的首要功臣,这是朱厚照应得的好处。 这1亿亩地将作为皇帝的私产,将会成为皇帝操纵土地市场的一把利刃! 首先皇帝将会以极低的租金将土地交给农民耕种,今后不管东北三省的土地如何被兼并,失地的农民都能从皇帝手里租到廉价的土地来生存,不至于成为没饭吃的流民。 最重要的是这1亿亩地还能平抑和操纵土地租金,如果租公家的一亩地一年只要交两到三成的谷子作为租金,那么其他的地主就没办法哄抬地租了。 在中国古代,农民租地主的土地,基本都是五五开,佃农一半,地主一半,还算是公平。 如果碰到黑心的地主,搞三七开,只给农民伯伯留三成的谷子,那就太黑心了,这是裸的剥削。 而且在农闲时期,佃农还要免费给地主家干活,逢年过节的还要上门送礼。 那些大地主要是敢收高租金,农民伯伯们大不了不种他们的地就是,反正可以去租公家的地。 皇帝只要两到三成的租金呢!谁耐烦去受这些黑心黄世仁的剥削。 那些大地主坐拥几千上万亩的土地,总不能自己去种,而且土地荒在那儿也不行啊!必须有产出才能维持,因为每一亩地朝廷每年都是要收税的。 可以说,这些地主名下的土地越多,失血就越严重。 最后这些大地主们只能乖乖按照市场二八分成,或者三七分成的标准,将土地给农民耕种。 这样农民伯伯们都能吃饱饭,地主们也能合理的获得土地收益,这才是双赢的局面。 前面说到地主家的每一亩地都要收税,这也是朱厚照未来必须要执行的一个政策! 那就是摊丁入亩! 把朝廷赋税摊入田亩之中,而不是按人头收税。 人头税是非常的不合理,老百姓每户家庭都要按照人头来交税,家庭人口越多,赋税就越重,极大地阻碍了人口的发展。 而将人头税废除,将税银摊入田地之中,那么对于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少量土地的农民来说,大大减轻了负担,甚至于直接卸掉了负担,因为没有土地就意味着不用交税。 而对于兼并了大量土地地主来说,兼并的土地越多,朝廷征收的税就越多。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把征税对象从广大农民身上,转移到了大地主身上,这将极大地打击土地兼并,鼓励农民伯伯们的生产积极性。 “刘瑾!如果你能用舌头舔到你的胳膊肘,朕赏你一千亩地。”趴在书桌上回忆抄写高中政治课本的朱厚照,突然抬起头冲着蹲在门口看《史记》打趣道。 “皇爷!君无戏言!”刘瑾猛地抬起头,激动道。 最近宫里的太监们都不知道小皇帝中了什么邪,对下人们再也不赏赐金银了,而是封赏土地。 当然这个土地不是现成的,东北平原现在还在关外没开发,所以这些土地只是一种写在纸条上的期货。 不过朱厚照在纸条上都盖了皇帝的私人印章,同时注明了此土地三年或者五年之后才能找皇帝兑现。 当然朱厚照很狡猾的没有注明这些土地的位置,所以等这些太监将来拿着纸条找他兑换实物土地的时候,才会发现这些地全在千里之外的关东。 但是皇帝的信用在这啊! 朱厚照是大明朝最大的地主,他手里得皇庄少说也有两百万亩以上的山林土地,而且基本都是出粮率最好的水田。 皇帝手里可没有荒地! 大家都以为皇帝会拿这些上等的水田赏赐给大家,所以这些纸条上的价值是实打实的,可以直接拿来当钱用。 “你先舔到再说!”朱厚照嘿嘿一笑,打开抽屉从里面抽出一张一尺长,半尺宽的印着复杂花纹,中间写着“一千亩”字样的纸条,在手里晃了晃。 如果有人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朱厚照的抽屉里有厚厚一叠这样的纸条,少说也有一百张。这还只是放在明处可以看到的,在朱厚照的藏宝室里,至少还有好几箱这样的纸条,十亩,百亩,千亩,甚至连万亩的都有。 这是朱厚照前几天命令司礼监下属的宝钞司精心绘制印刷的一批土地券,共计一百万亩的土地。 大明前几任皇帝滥伐宝钞,这种纸币已经崩溃,形同废纸了,铸币税一分钱都收不到。 在研究了高中政治经济学中的银行的一些知识之后,朱厚照决定以关东平原一亿亩土地为信用担保,发行新的土地券。 土地券其实就是朱厚照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钞票。 当然朱厚照脑子里的金融知识太匮乏了,尤其没有成体系的金融理论,所以他也不敢真的把一亿亩土地全都印出来,只能先拿一百万亩土地试试水,纯属玩票性质,在皇宫内部圈子里先用着。 当然朱厚照怎么都没想到,他试水的这一百万亩期货券,在流入市场之后因为皇帝坚挺的信用而价值飙涨,甚至达到了和黄金等价的程度,一亩地就是一两黄金。 因为这一批期货券上都印有皇帝的私人印章,也是仅有的一批,几十年后这批期货券还拥有了收藏价值,特别是最稀有的“一万亩”期货券,说是价值连城都不为过。 等到朱厚照开发了东北平原后,他才真正创办银行,以一亿亩土地为信用担保,向市面上发行了市值达五亿两白银的土地券,基本解决了国家缺银的局面,稳定了物价,缓解了大明朝的经济危机。 1亿亩地发行了10亿两白银,这等于是东北平原的一亩地价值十两银子。 这其实是有些低估了土地券的价值,毕竟在南方地区一亩上等的水田价值超过10两银子,而东北平原的黑土地粮食产量高,土地价值并不比南方的水田要差,甚至还有胜出。 在经济学理论中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货币超发一点也是可以的。毕竟谁也不会真的拿着土地券去找皇帝换土地,超发两三倍其实都没问题。 但是朱厚照太害怕土地券崩盘,会危害到大明脆弱的经济,所以非常谨慎的只发行了10亿土地券。 因为有1亿亩土地的信用担保,这就导致在正德年间土地券异常的坚挺,毕竟在理论上这些土地券都是能百分之百兑换土地的。 后来有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土地券和土地之间的差价,在南方收入土地券然后跑到东北买地,然后再拿着地契去南方换成土地券,这一来一回能够谋取到惊人的暴利。 等到朱厚照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市场上倒腾土地券的行为隐隐已经危及到大明的经济了。 朱厚照把这事儿交给刘瑾去解决,九千岁出手那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宰杀了一大批土地券掮客之后,并不出来了一系列的限制措施之后,这股妖风总算是刹住了。 不到三个月时间,这个危及大明金融的隐患,就被刘瑾给消灭在了萌芽之中。 当然这是后话了。 现在的刘瑾还是个没什么从政经验的小太监。 他放下手中的书,拧着胳膊,使劲想要用舌头去舔到胳膊肘。 当然这只是朱厚照在逗刘瑾玩,人体的骨骼结构是不允许自己舔到胳膊肘的,怎么努力都是徒劳的。 “大家别都看着,谁能做到这一千亩地酒鬼谁了,这个约定随时有效!”朱厚照晃了晃手中的土地券,好让周围伺候的小太监们都看到。 于是在文渊阁里出现了一个奇景,太监们都像着了魔一样,躲在角落里拐着胳膊肘伸着舌头去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