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你的容貌,像极了长公主(1更)
这场金殿审案的结果是光熹帝发现敲登闻鼓那人说的证词有问题。 原本苏仪真的拿到了证据,坏就坏在她想保住苏尧均将苏家摘干净。 一旦撇开程飞和苏尧均,不管苏仪怎么编,那始终不是真相,无法做到滴水不漏,总有疑点难圆其说。 这么一来,案子就很难成立,暂时无法给陆晏清定罪。 陆晏清、程飞和苏尧均三人成了本案嫌犯,暂时收押天牢。 …… 证据不足还敢来敲登闻鼓? 光熹帝瞅了眼跪在下面的布衣男子,面色阴晴不定。 富丽堂皇的金殿内,气氛一时僵持不下。 过了会儿,有大臣出列道:“既然案子是真的,只是真相存在问题,那么皇上不妨派人前往宁州查个究竟,到时候水落石出,都有谁谁参与了煤矿案,自见真章。” “老臣附议,毕竟事关几十条百姓性命,既然是皇上亲自审案,自然得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不放过罪犯,不冤枉无辜。” “老臣附议……” “老臣也附议……” 光熹帝看向底下的大臣,“既然诸位爱卿认为朕该安排人前往宁州查探真相,那么,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这……” 大臣们面面相觑过后,小声议论起来。 说实话,让他们口头上出出主意是没问题的,但要他们站出来明晃晃地跟苏家作对,一大票人宁愿缩着脖子装鹌鹑。 不管苏尧均有没有参与,这事儿一旦与苏家扯上关系,主动请缨负责案子的人就别想落个好。 有人推给大理寺,说他们本就是负责案件复查的,理所应当有人出来负责。 大理寺卿推给锦衣卫,说他们只负责京城范围,管不到宁州去,地方上的重案,本该锦衣卫出动。 光熹帝就料到会是这么个结果,没觉得意外,看向苏相,“朕看苏爱卿一直不说话,是不是有别的想法?” “回皇上,老臣附议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宁州查案。” 这句话,苏相几乎是咬着牙在不情不愿的状态下被迫说出来的。 原本这次告发陆晏清,是为给折损在长公主手上的那批暗人报仇,谁曾想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家给牵连进来。 案子一旦被破,证实苏尧均有参与,那就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 想到苏尧均那个不学无术的小畜生,苏相气得脑壳疼。 光熹帝看了眼苏相那敢怒不敢言的憋火样,怎么瞧怎么痛快,“如此,那朕便把复查煤矿案的任务交给锦衣卫。” 只要没轮到自个儿头上就好。 除了苏相,一众大臣暗暗松口气。 没多会儿,听得上头光熹帝又说:“此案内情复杂,锦衣卫又是头一次去宁州,难免有诸多不便,朕须得再派一位籍贯宁州的官员,委任钦差大臣一同前往。” 这下,不是宁州籍贯的官员就更放心了。 不过,宁州因为地界偏远,每年能考上来的举子不多,再经过会试殿试一筛选,留在京城当官的就更少,有资格上金殿的,都不用掰手指头数,一眼瞅过去,基本没有。 锦衣卫指挥使适时道:“微臣听闻,去年的新科探花郎便是宁州籍贯,既然是年前才迁入京,想必他对四年前的案子有所耳闻,皇上若实在无人选,不妨考虑他。” 知道光熹帝想提拔宋巍,锦衣卫指挥使直接往皇帝跟前递台阶,顺便给宋巍个顺水人情。 这种苦差事虽然容易立功,但同时也存在风险,能找个替死鬼去办,对于秉持着“求稳至上”的很多大臣来说,再好不过。 ——没见苏相那脸都快黑成锅底了吗?可见苏尧均跟这件案子十有八九脱不了干系,钦差大臣听着是挺风光,人相爷能让你活着回来? 光熹帝见没人有异议,直接应允,当即让御前总管拟旨,认命宋巍为钦差大臣,即日起带领锦衣卫出发去宁州查大环山煤矿一案。 —— 温婉回到家,让宋巍坐好,她第一时间找来药膏,打开小圆盖用手指沾了一些,然后抹在宋巍的胳膊上轻轻打着圈儿。 宋巍垂眸,见小媳妇儿稍微低着头,眼神专注在那排不深不浅的牙印上,原本不太严重的伤口,被她这么细心对待,好似变成了随时都有性命之忧的重伤。 宋巍想到先前在翰林院外面见到陆晏清,她不管不顾把自己护在身后的情形,唇角不禁挽起一抹弧度,伸出没被咬伤的那只手,简单拨了拨她因为一路跑来有些凌乱的鬓发,声音带着成熟的温醇,“刚才为什么要那么做?” 温婉听出来相公在问什么,不想承认自己早在潜意识里将他当成“最需要保护的人”,所以在碰上陆晏清的时候,她连思考都没有,下意识就挡在前面。 “你问我,那我还得问你一句呢!陆晏清为什么见到我就问我是谁,明明我跟他都不认识。” 温婉仰起头,很轻易将话题转移,那副理直气壮的小模样,看得男人心神一荡。 宋巍笑了笑,“真想知道?” “那不然呢?” 温婉当时的注意力全都在相公身上,没去细想陆晏清的反应,如今得空了,有些疑点自然而然就浮上心头。 要不是中间有猫腻,陆晏清头一次见到她不可能是那种反应。 宋巍没打算瞒她,但也没打算把真相告诉她,“说出来你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你的容貌,像极了长公主。” “有多像?” 没有看到预想中的吃惊反应,宋巍反而稍微松了口气,缓声说:“大概有六七成像。” 温婉忽然摸了摸自己的小脸,又问他,“那你当初见到长公主的时候,是不是很吃惊?” 宋巍的原本担忧的目光变得饶有兴致,看着她满是好奇的那双眼,“想见见?” “不……”温婉摇头,“我就是在想,如果我和长公主长得很像,那么往后陆晏清是不是能看在我这张脸,又看在你是我家相公的份上,不再像以前那样为难你?” 宋巍:“……” 有些时候,自己或许真的太低估小媳妇儿的“单纯”。 她思考问题的逻辑方向,确实与寻常人不太一样。 不过这样也好,因为单纯,她不会去胡思乱想自己与长公主之间有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 圣旨到的时候,宋婆子还以为自己听错,出门一瞅,见外面站着两排太监,领头的手上拿着明黄卷轴。 宋婆子直接傻眼,过了会儿,自己跑回去叫老头子和元宝,又让金妈妈去东厢通知三郎两口子。 金妈妈很快把话带到,“老爷,夫人,宫里来圣旨了。” 金妈妈和曹妈妈以前是在公主府当过差的人,见过些世面,因此碰上这种事,反应不算大。 温婉和宋巍对视一眼,起身走出房门。 到了外院,发现来传旨的是御前总管。 宋巍见过他几次,不过眼下是见圣旨如见天子的场合,他没多说什么,领着家人跪地接旨。 光熹帝的意思很明显,宁州大环山煤矿案事关重大,已经把案子交给锦衣卫,眼下需要一个祖籍宁州的官员作为钦差大臣领头去办,根据调查,宋家祖籍接近大环山,宋巍便理所当然地成为钦差大臣最佳人选。 宋巍想翻这个案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整整四年,入了翰林院以后,他每天兢兢业业,为的就是想尽快熬出资历往上升,将来凭着自己的能力为那几十条人命讨回公道,还所有人一个真相。 这次突然有人敲登闻鼓捅出当年的事,在他意料之外。 不过站在那几十个枉死的矿工立场,他是欣慰的,希望皇上能尽快把案子给结了,也能了他一桩心事。 可宋巍万万没想到这个案子最终还是落到自己头上来。 比预期中来得早。 接了圣旨,宋婆子很有眼见地请公公进去喝茶。 煤矿案牵扯到长公主府,光熹帝已经焦头烂额,作为御前侍奉的太监,在这种紧要关头,崔公公哪还敢像平时那样留下来闲唠两句,急忙说不用,带着自己的人匆匆走了。 宋老爹自打听到圣旨内容,整个人就有些心神不宁,等御前总管走了站起身,他忙看向宋巍,“三郎,这圣旨上的煤矿案,是不是我和你岳父当年碰到的那一桩?” 宋巍颔首说是。 宋老爹激动起来,“这么说,那几十个被活埋的矿工,有机会翻案了?” 家人全都不知道长公主府的事儿,宋巍不想因着自己的心情影响到他们,笑着宽慰,“爹放心,很快,我就能替他们讨回公道了。” “既然是皇上亲自交代的差事儿,那三郎你好好办,爹相信以你的头脑,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的。” 宋巍应声,走向书房,准备把圣旨封存起来,推门就见小媳妇儿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里头,见到他,小脸上写着幽怨,“你是不是又要跟我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