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明末之虎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规划

第二百六十八章 登州规划

    李啸晋封为赤凤伯,以及统管整个登州府的总兵官后,雄心勃勃的李啸,立即开始了自已的治理计划。登州府原有管辖登州城,宁海州、蓬莱县、黄县、福山县、栖霞县、招远县、莱阳县和文登县之地,共一座府城和八个州县,其中,黄县与招远县早已并入了赤凤卫,因此李啸只接收了剩下的六座州县。十天后,原有府城州县的官员,皆已交接外调完毕,而李啸则按赤凤卫的治理模式,给每个县城皆派驻了诸如民政司、商业司、工业司、农牧司、安全司等部门,对整个登州府,实行了全新的治理方式。而每个州县下面的乡镇,也与赤凤卫一样,设立民政分所,对各个乡镇下面的自然村寨,则设村长里长等半官方职位,从而实现对县城基层政治的全面掌控,完全取代了原有的皇权不下乡和乡绅自治制度。同时,李啸决定,把自已的总兵官府以一系列的官府衙门,从赤凤城内迁出,搬往登州城。整个赤凤营,则等登州城内的军营建好后,亦从赤凤城搬出,驻扎在登州城内。李啸这样做,是有经过仔细考虑的。这种做法,可以对赤凤城实现真的政商分离,不象现在这样,军营与市场相混杂于一城,这样不伦不类的方式,从而让赤凤城成为一座单纯性的工商业城市,并且成为李啸军的经济与文化中心。而李啸军的整个政治与军事运作与管理体系,则转入登州城中,让登州城成为李啸军的政治与军事中心。整个政府部门搬至登州之后,李啸下令,将登州城原来的各司,全部升级为部,并统管山东、台湾、济州等地的下属司所。这样一来,诸如民政部、商业部、工业部、农牧部、安全部等统管李啸下辖各地司所的系列部门,纷纷成立。而在各部门安顿下来后,李啸下令,立刻重新翻建这座已然残破不堪的登州城,将整个登州陆城,扩建成周长二十里的宏伟巨城。对于登州城的城墙,李啸决定,与赤凤城一样,设计成马面宽6米,城高达15米的巨型城墙,内里夯土为内墙,外包青砖的样式,以确保结实耐用。同时,李啸规定,整个登州城,共设东南西北四处城门,都不惜成本,设计成暗藏千斤坠的方式,且除了通往北面水地的北门外,皆在城门之外修建瓮城。而城墙之上,诸如雉堞,女墙,角楼、堡楼、羊马墙,炮台,射孔等防御措施,统统按制修建,以保证城墙的防御能力。整个登州城,在东、南、西、三面城墙外,皆挖有护城濠,因为整个登州城呈现南高北低之势,正好利用登州城东面的黄水河和南面的平畅河,从中引入河水,灌入护地壕中进行填充,使其环城而过。同时在登州正中位置,李啸下令修建一座周长2里的内城,城墙规模与外城一样,亦同样建设有各类防御措施,然后在内城中,修建包括自已府宅在内的各类官署、以及银库等重要机构。一旦内城建好,李啸及下面的政府部门,皆搬入其中。而在登州陆城外城中,李啸的初步规划是,里面也与赤凤城一样,规划四条中央大道,把整个城池规划为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大区。其中东北区与西北区为水师所用,其中西北区设为水师营地,东北区则全部用于建造大型船厂与船只修理厂。而西南区与东南区,则设为赤凤营军兵所用,西南区修建各类诸如修建营房,马厩,校场,武库等军营建筑,而整个东南区,设立贮备武器库、盔甲库、火药库及巨型粮仓,以便若万一有敌军围城的话,可以长期应战。而整个登州水城,李啸亦加以大面积的扩建深挖工作,除了让现有的水师船只均可驻扎外,还进一步拓展了整个水城的范围,真正实现李啸所要求的,能停泊上百艘数千料大型船只的计划。最后,李啸任命自已的老兄弟,一直在赤凤城中担任后勤管理的陈猴子,为登州城总管。让这个虽然身材瘦小,且落有残疾的原辽东广宁中屯所哨骑队的兄弟,能更好地发挥自已做事精细,考虑周全的特长。陈猴子见李啸这般提携哨骑队的老兄弟们,心里感激莫名,立刻向李啸连声表示,定会将这登州城全面管理好,不负李啸之所托。0李啸命令既下,便有无数的青石、水泥、砖头、石灰等建筑物料,从赤凤卫中车水马龙地调配过来,还有多达数万人的建设队伍来到登州城处,在陈猴子的统一指挥下,建筑大军立刻开始在登州城附近大兴土木,整个登州城一片尘烟滚滚,建筑工人们有如成群的工蚁一般,来回忙碌不休,登州地界,成了一个无比繁忙的大工地。由于人力及物资供应充足,李啸预计,这座彻底翻新扩建的登州城,应可在四个月内建成,在深秋之际,应可完全完全交付使用了。有了这座被李啸改设为军事重镇的登州城,李啸暗想,哪怕清军入关时,全部向自已这登州城攻来,却也不足为惧了。在半个月后,由许秀清带人统计的登州府各地资料,也基本统计出来了。除了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这登州的主要四大卫所,没有统计土地与人口外,包括登州城在内的,一府六州县,总共有耕地140万亩,其中上田20万亩,中田58万亩,余者皆为下田。另据统计,共有人口26万人。这个统计数字,低得让李啸有些难于置信。这样算起来,平均每个县只有20多万亩耕地,人口仅有3万余人。这些人口,也并不是平均分布,象南边的海阳,文登等县,人口要多些,每县大概有5万有余百姓,而处于当日登州城战乱地区的福山县,栖霞县等地,每个县中人口竟仅有1万余人。李啸心下暗叹,除了登州本身土地贫瘠,难以供养太多人口外,亦可以想见,当日孔有德的叛乱,对登州之地破坏得有多么严重,这抛荒的土地与损失的人口,实在大大超乎了李啸的想象。接下来,许秀清继续向李啸汇报,除了四个卫所外,已调查出,可开拓为耕种粮食的荒地,约为120万亩,只不过,因为登州地区多为贫瘠山地,这些将来可新开垦的田土,以中下品质居多。即便如此,每个县也不过仅有30多万亩耕地,且多为中下田土。对比江南地区那些动不动就有一两百万亩土地的膏腴州县,李啸治下的登州府土地,倒似有如鸡肋一般。另外,据许秀清禀报,在登州地区,还有可开辟为桑田的沙渍地,半干旱土地及轻度盐碱地约70万亩。而除此之外,因为登州三面沿海,滩涂面积倒是极多,许秀清等人估算,最少有12万亩沿海滩涂,可以开辟成新的盐田。在许秀清的报告基础上,李啸可以算出,120万亩可改为粮田的荒地,以每户20亩,每家约4口人计算,大概可以安置24万名百姓。而70万亩桑田能开发出来的话,以每户30亩桑田来计算的话,又可安顿9万余名百姓。而12万亩的盐田,因其散落登州沿海各地,难于一并管理与开发,李啸打算,等粮田与桑田开发完毕后,再来开发盐田,以便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规划布局。于是李啸给许秀清下令,让他再度前往河南、北直隶、南直隶、以及山东当地,招揽流民,前来登州各州县开发土地,安家定居,并且,李啸要求,这次务必一步到位,至少招收30万以上流民过来,以尽快实现登州的全面开发。听了李啸的新的命令,许秀清笑了起来,他朗声道:“大人,现在我军常常在外招揽流民,早已名声在外。象我等前往河南等地之时,在每个州县街巷处,才打出招收之消息,便有大批流民闻风过来投奔,倒是免了我等许多找寻之功夫呢。”李啸亦笑了起来:“国家以人民为根本,那些流民既视我军为求生之依靠,我等又岂能负于这些同胞百姓。听说,因我军连连去河南北直隶等地招揽流民,当地的流民数量已是大减,可是属实?”许秀清忙道:“正是如此,现在临近我山东的外省州县,流民数量已是极少,我等需前往河南与北直隶内地,方可多招些人。毕竟流民穿州过县,往来不定,时有错过亦是平常。学生在想,象我军这样,动不动就是数十万的招揽流民百姓,这河南与北直隶等地,怕还是不够呢。”听了许秀清的话,李啸大笑起来,一时陷入沉吟。其实,他知道,自已所招揽的流民数量,在整个明末历史中,实为微不足道。据历史学家考究,整个明末,中国有人口一亿三千万,最保守的估计也是近亿。而在顺治七年时,除去西南等地,全国人口仅剩1400万,竟然损失了多达8000万的人口,实是骇人听闻。要知道,战火波及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的人口损失才不过5000万。据统计,整个明末混乱的五十多年内,至少有四千多万的流民,死于战火与饥馑之中,而到现在为止,李啸总共招揽的流民和俘获的流寇家属加起来,才不过60多万人,就算再招上这30万人,也才不过近百万人,相比庞大的流民数量来说,李啸的流民招揽与安置工作,规模还是太小。李啸心下暗想,现在河南与北直隶等地,因为流寇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山陕及湖广,现在还算安宁,流民数量较少亦是正常。如果自已真的要招揽大批的流民的话,可能去湖广与山陕等地,会更快捷一些。也许,自已将来,可以直接派兵前往山陕与湖广,更大数量地招揽流民过来。。。。。。李啸正在沉思之际,这时,许秀清忽然向李啸提了个新的建议。“李大人,我军现在山东、台湾、济州等地粮田数量,其实已经足够供应我军全部人口,尚是绰绰有余可供外销了,以学生看来,不如将登州那些下等品质的田土,改种成棉花,以实行我军布匹生产能自给自足,不再受制于人,岂不甚好?”许秀清的这条建议,让李啸双眼一亮。对啊,现在粮食供应已然足够,为什么不能让那些下等田土改成棉田呢?李啸脑海中,迅速地闪过了明朝真实历史上,棉花的生产与销售之事。目前在明朝,种植的棉花是中国传统种植的短绒棉,这种棉花,耐干旱,耐盐碱,通常不夺占水田。可谓是除了改成桑田外,利用下等田土的最佳方式。而在明朝,至于平均皮棉亩产,则是0.5担,价格是每担3.6两,或每斤0.03两。也就是说种棉花的话20亩可以卖36两,在目前的情况下,纯收入往往比种粮还高4成。当然,因为布匹是日常必须品,而不是奢侈品,其利润率没有种桑那么高。至于棉布,大约2斤半的棉可以织成一匹宽4尺长7丈的棉布,重约20两,中间纺纱织染损耗率大约50%。这是使用长绒棉与改良过得新式纺纱机与织机的结果。传统织机要用3斤棉才能织成1匹布,损耗率达到60%。现在山东等地,最为普通未染色的棉布,批发价约为3钱银子。在明朝晚期,中国便棉布开始畅销海外,由于价廉物美而在世界市场上所向披靡。16世纪的万历年间中国棉布便开始远销南洋群岛,17世纪初的天启与崇祯朝,被称为Cangas的中国棉布,由澳门向南洋的淡马锡和安南出口。与此同时中国棉布由澳门开往长崎的商船运往日本。这是因为棉布的性价比实在低了点,与其开设大规模棉田与工厂织染棉布,不如把土地与人力投入生丝与烟草之类奢侈品中,获利更为巨大,但是,在李啸军已有丰厚稳定的财源收入的情况下,如果能自行解决棉布生产的话,对李啸军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助力。想到这里,李啸的双眼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