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醒
必须承认,兆庆也是典型。 虽然他这个典型的成色比步鑫生要差远了,影响仅限于京郊的一县之地。 他的一举一动,能牵扯到的范围更少,只有一个乡和附近的几个村子。 但是,这样的典型也是典型。 说到底,只要人出了名,有了荣誉,所需要面对的问题就相差无几。 这不,随着村子和厂子越办越好,兆庆的应酬也越来越多。 首先,他要帮着林书记撑体面,时不时就得接受县报采访,或是去县里参加会议、作报告。 其次,乡里的领导们也要来参观,时常要下基层来进行工作指导。 此外,还有不少村子要来学习,或是邀请兆庆去传授管理经验、致富心得的。 而这样的声望,这样的热闹,这样的宾客纷至,是龙口村从未有过的。 自然从上到下,人人振奋,与有荣焉。 就像海盐衬衫厂的全体职工曾以步鑫生为荣一样,他们也把兆庆当成了龙口村的脸面。 尤其是安书记,那叫一个高兴,真比他自己露脸都美。 为什么?因为他这把子岁数,还能干几年啊? 没什么比看见小辈儿有出息,让他更欣慰的事儿了。 真要是兆庆能获准入了党,他不就后继有人了吗? 村书记的宝座也就能名正言顺传给女婿了。 就这样,龙口村的全村人都陷入一种为名所惑、心绪混乱的境地里。 连工厂的人都有点飘忽,导致工作状态不那么踏实了。 不过幸好和步鑫生不一样。 面对这样的烈火烹油和花团锦簇,兆庆本人却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 他不但按照父亲的话,真的做到了荣辱不惊。 反倒还找了个时间,好好规劝上了自己的老丈杆子。 “爸,别人不清楚,您还不清楚啊?咱们的“典型”,那就跟走马灯似的。往往兴也一时,败也一时,说过气儿就过气儿了。” “何况上面为什么给我这个荣誉啊,还不因为咱们厂子的利润在托着吗?我要天天都去忙和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正事全耽搁了,那厂子还能好啊?” “厂子要办不好,那可就麻烦大了。您看到时候还有谁搭理咱们?就连咱们村自己的人,一到年底发现没钱分了,也得骂娘。” “所以啊,说一千道一万,什么典型都是虚的。最重要的还是把咱厂办好啊。这才是咱们整个村子的根基,咱们所有人过好日子的基础,甚至事关咱们村的未来发展。您得帮我啊,不能让这种情况再恶性发展下去了……” 得,这一番话,总算把安书记给说明白了,他也赞成。 “对对对,再这样下去,可能企业你就没办法管了。其他的人哪行啊?那早晚出问题。” 只是安书记虽然琢磨过味儿来了,可到底该怎么办,他可没招儿。 人际关系上的事儿最麻烦,他脑子里完全是一团浆糊。 好在兆庆已经想好了应对办法。 他的意见就是订出一个接待的规格标准来,好让村干部门一起帮忙分担接待任务。 如果是县里的林书记有事,兆庆一定得亲自出面应酬。 这个没办法,因为他和洪衍武不一样,没法做到闷头发大财。 去年厂子面临政策管控,还是靠林书记保驾护航才有了优惠的税率,而且白得了一笔无抵押贷款。 所以无论是为了这份人情,还是为了今后的发展,他都得不打折扣的让林书记满意。 可乡镇级别的领导就不一定了,兆庆觉得自己只需要露个面就行了。 具体的接待任务和工作,安书记完全可以代劳。 毕竟名义上他才是一村之主,也不算怠慢。 而且其实说破了,中午那顿饭才是关键。 乡里领导下基层说是为公事,其实还不是吃大户、打秋风来了? 只要不怕花钱,把这顿酒陪好了,再带点东西回去,应该就能让他们满意了。 最后对于其他村子来的人,最简单。 兆庆会抽空录一盘讲话的磁带,刊印一些资料,然后就交给其他干部去应付了。 来学习的可以安排他们参观工厂,奉送一本资料。 至于去传授管理经验、致富心得的要求一律拒绝。 真遇着不依不饶的,干脆就把磁带给他,让他们带回去自己放录音。 还甭说,有了这“上中下”分三档的对策之后,情况确实大大好转。 兆庆的压力是大大减轻啊,他又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实际的工作上了。 工厂的生产和人心也随之逐渐稳定。 只不过这事儿到这儿还不会就这么轻易的完美解决。 因为人身上存在着两个劣根,一个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另一个就是仇富情结。 像兆庆这么区别对待,有的心胸狭窄的人,心里可就不是味儿了。 村里的比乡里,乡里的比县里。怎么都有不满意的地方。 于是慢慢的,兆庆这个典型还有龙口村,都开始被人诟病。 有人说他们的成绩是假的,所以不愿意接待外客。 有人说他们太势利眼,净看人下菜碟。 还有人说他们自高自大,牛气冲天。 稍有点成绩,巴结上了县领导,就不把乡里的、村里的干部放在眼里了。 总之,酸话四起啊,十里八乡议论纷纷。 但这还算好的,除此之外,还有个副作用是让兆庆绝对接受不了的。 那就是接待酒宴太勤了。 他倒是不怕乡里的干部吃,关键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负责接待的人受不了啊。 就为了陪乡里的干部,安书记有一回连着喝了三天,人都喝到医院去了。 要不是村里已经买了汽车,送医院洗胃及时,弄不好就出大事儿了。 为这事,兆庆都挨他爹大耳刮子了。 允泰骂他混蛋,居然拿老丈人当挡箭牌。 说安书记也是五十岁的人了,能受得了天天这么喝吗? 那兆庆一下就急眼了。 所以接待对策,他再次做了调整。 他跟村里说好了,除了乡里干部,其他访客一律不再管饭,资料和磁带也要收钱。 至于陪酒呢,他也想了辙。 既然安书记喝酒喝进医院的事已经宣扬出去了,那再接待乡里干部,索性让安书记就以喝出了毛病当借口,请别人代陪。 如果碰上缠人的,真推不开。 等到喝过几杯,便说身体不舒服,然后就在席间当着乡干部的面儿掏出药瓶吃点药,想来也就过关了。 当然,药瓶是真的,那药却不会是真的,故作姿态的障眼法而已。 可要是这样还不行哪,兆庆还有个最终方案,那就是让人赶紧借口上厕所打电话通知他。 他会安排个村里人跑到酒席宴间,向安书记“急报”,说村里有重大突发情况。 比如谁家死了人,谁干活摔断了腿。 这样,安书记也就借机脱身了。 不过对兆庆这两个办法啊,一开始安书记还真有点想不明白,也有点不安心。 当时他就问了,“人家已经说咱们坏话了,你这连饭都不管了,还要钱,他们不更得嚼舌头了吗?还有乡里干部,能上去的有谁不精明?你变这些戏法万一露馅,那可就更得罪人喽。” 可兆庆却已经把这两点都考虑到了,照样坚持。 “爸啊,您就别劝我了。这不是咱们实实在在做好人就能解决的问题。当财富滚滚而来时,争议日渐喧嚣是难以避免的。咱们没办法让人人都满意,也没办法让别人不眼红。” “对有的人,越给他们好处他们越不满足。反而贪得无厌,觉得咱们软弱好欺。那好,既然如此,咱们索性还不伺候了。就得让那些占着便宜说闲话的人明白明白,到底是谁求着谁。周围那几个村的,谁再敢乱叫唤,我还得辞他们的人呢。总不能把肉骨头都喂了不摇尾巴的狗。” “当然,乡里的干部我惹不起,土地爷嘛,再怎么说也是正管领导。那就得哄着他们。不能让他们挑咱们的毛病,卡咱们的脖子。为难的是,好些人是两面三刀的笑面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咱也不知道真的得罪了谁。” “所以我都想好了,有个通杀的办法。过几天就去乡里,我要去送礼,送份儿让他们难以拒绝的大礼。我要给乡政府捐盖一栋新的办公楼。” 安书记立刻震惊了。 “办……办公楼?那……那得多少钱?恐怕要几十万吧?厂子即使掏得起,可……可这值当吗?” 兆庆却笃定的说,“值啊。肯定值。搞商业不但要会挣钱,也得会花钱才是。其实您不明白,这里面好处多了。” “一是我送这个礼是公对公的,乡长和书记绝对欣喜若狂,也敢接受。否则碰上个不收礼的清官大老爷怎么办?真要是公事公办,咱老百姓不得急死?而且对所有人都有好处,大家都说咱们好,个别声音也就不好冒头了。” “二是盖楼实际花多少是一回事,上报的预算又是另一回事。实际需要四十万,我可以报六十万。还得做出强努的劲头来,这样人情显得可就大了。” “三是这栋一旦开始筹划,至少到落成使用为止。乡里绝对把咱们当至亲了,别说您躲酒的事儿漏了,他们不能生气。就连其他的村要给咱们上眼药,他们也得帮咱们拦着。今后他们再有什么好事,也得想着点咱们。这既是花钱买不管,图个省心。也是咱们花钱投资了未来。” “最后还有一桩,我要借着给乡里修楼搞点建筑材料,弄回来好给村里盖一所学校。从此,我们村里的孩子小学到高中学费由村里承担,成绩优秀的,年终也和成人一样有分红。您要明白,不管挣多少钱,没有学校那就等于一无所有。” “而有了学校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后代会变得有文化,有知识,也有可能有人考上大学出去当干部。只要咱们村真能培养一个县团级干部,那比林书记管用。林书记毕竟会调走,会退休。可咱们村的人,无论在哪里的岗位上,永远都是咱们村的人,他就会为咱们说话。乡里的干部就有了忌惮,永远也不敢过分为难我们。您说对不对?” 兆庆描述的美好远景,深深把安书记打动了。 没文化的人对知识尤为尊敬,他再无犹豫的拍板。 “干吧,就照你想的干。还是你想的长远,咱们不怕花钱,大不了再去贷款,只要咱们的孩子能有文化。就花吧。” 就这样,兆庆顺利甩开了把步鑫生拖下泥潭的这些问题。 之后,他还把这件事照例跟洪衍武在电话里讨论了一番。 和他料想的一样,对他送给乡政府大楼之举,洪衍武不仅大加赞赏,而且还进一步把这个问题给说得更透彻了。 “高啊,表哥,这事有眼光,干得漂亮,我真没想到你有这么大的魄力。虽然成本高,但划算。因为这不是行贿个人,而是赎买整体,最是万无一失的权利投资。” “行贿个人,虽然成本低,但是回报率也低,因为任何一个权力个人,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能量是有限的。而且稳定性差,今天有权,明天或许就会失去权力。因此向个人行贿,属于权力投资的短期行为,只能办小事,获小利。” “赎买整体,虽然成本高一些,但回报率也高,而且是一次性投资长期受益,办大事,获大利。一个掌权人是经常变动的,一个机构却能为你制定政策。” “行贿确实有风险,你所请托的事越重要,行贿投资就越大,风险系数也随之增高。赎买,因为有个公家的招牌,风险系数等于零。而且还能受表扬,收获荣誉,名利双收。” “行了,我也不夸你了。我就问你一句,你到底看上什么了?这么下本儿?” 就这样,受洪衍武的启发,兆庆心里一动,还真有了点想法,他就很实在的跟洪衍武说。 “我原本还真没啥想法,不过你这么一提醒,我倒有了个念想。” “你知不知道最近海淀区苏家坨有一个农民筹资的田野公园‘稻香湖’对外开放了?报纸上刚登出的……” “是这样,我们村不远,有个前些年发现的一个银狐洞和石花洞,据说里面全是钟乳石,专家还建议县里搞旅游开发。你觉得我能不能掺和一下这件事?” “哪怕我们资本不够,不能独立开发。可我们玩石头的水平不低啊。我觉得跟县里、乡里说一下,把旅游商品开发这一块接过来,应该不成问题。还有饮食服务……” 话说到这里,就听到了电话里洪衍武的附和。 “哎哟,石花洞啊!那太行了!我真是羡慕你们村的好风水。你想的绝对对路。我这么跟你说吧,这事要能办成,别说乡里那栋楼了,你就是再捐给县里一栋价值百万的楼。你和安书记也赚大了……”